banner
banner
资讯分类
当前位置:
首页
/
新闻中心
11-22

【健康科普】小雪节气饮食养生:“三吃”滋补,“三不吃”避寒。

      今年的11月22日是小雪节气,在这寒冷又干燥的时节,有“三吃三不吃”的养生智慧需谨记。吃,是为身体补充能量与滋养;不吃,则是规避伤害。 小雪“三吃”       一吃温性肉类。像羊肉就是小雪养生的佳品。其性温热,能温中暖胃、补肾壮阳。在寒冷的小雪天,吃一顿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或炖羊肉,可驱散寒意,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,增强抵抗力,抵御外界寒冷对身体的侵袭。       二吃黑色食物。小雪后可适当多吃黑芝麻、黑豆、黑米等。黑色食物入肾经,此时补肾正当时。它们富含多种营养成分,能益肾强身,帮助维持身体机能的稳定,增强肾脏在冬季封藏的能力,为来年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。       三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。比如橙子、柚子、白菜等。冬季虽寒冷,但身体对维生素的需求不减。这些蔬果能为身体补充维生素C等重要营养,提高身体免疫力,同时滋润身体,缓解因冬季干燥引起的皮肤干裂、嘴唇起皮等问题,让身体保持水润健康。 小雪“三不吃”       一不吃生冷。寒冷的小雪天,人体阳气内藏,脾胃相对虚弱。生冷食物如冰淇淋、生鱼片等,易损伤脾胃阳气,导致消化不良、腹痛腹泻等问题,影响身体对营养的吸收,让身体更易受寒邪侵袭。       二不吃辛辣。虽然辛辣食物能带来一时的温暖感,但在小雪时过度食用会使内火旺盛。阳气在冬季应封藏,辛辣引发的火气会扰乱人体阴阳平衡,造成口干舌燥、咽喉肿痛,甚至引发便秘等情况,不利于冬季养生。       三不吃油腻。此时运动量减少,消化功能变弱。油腻食物如油炸物、肥腻的肉类等,会加重肠胃负担,使血脂升高,血液黏稠度增加,影响血液循环。体内的痰湿也会因油腻食物而增多,让身体变得沉重、困倦。遵循“三不吃”原则,安然度过小雪养生季。       遵循小雪养生“三吃三不吃”的原则,让我们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,为身体筑牢健康防线。愿每个人都能以最佳的状态,度过这个美好的冬季,拥抱温暖与活力,远离疾病与不适,向着健康之路稳步前行。
11-07

今日立冬,阳气开始闭藏,“五妙招”“五药膳”助力健康姿态迎接冬日

天水清相入,秋冬气始交。 ——《立冬日野外行吟》宋·释文珦 今日立冬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,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,时间点在每年公历11月7日—8日之间。   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立,建始也”,又说:“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。”   立冬不仅代表冬季开始,还表示四季轮转到了最后一季,一年即将结束。 我国古时将立冬分为三候: 一候水始冰 二候地始冻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过后,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,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。 ‍ 此时,气候由秋季的少雨干燥向冬季的寒冷冰冻过渡,通常是一年中气温下降速度最快、最容易出现“断崖式”气温暴跌的时段。   然而,我国幅员辽阔,不同地区气候差异较大,此时南方的朋友可能还在“穿短袖”,而北方的朋友已经需要开始“扫雪”了。   但不论气候如何,大家都要注意跟随天气变化适当调整衣物,避免受寒,这段时期的养生也要着眼于“藏”。        进入立冬节气后,天地万物活动都趋向休止,准备蛰伏过冬。自然界也表现为阴盛阳衰,此后气温降低、寒气袭人,阳气潜藏、阴气盛极,一些疾病也将进入高发期。那么该如何养生,才能守住健康? 警惕三类疾病高发 1.心脑血管疾病 中风、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、多发病,在寒冷的冬季更易发生。由于人体受寒冷刺激,血管会突然收缩,如果本身血管有硬化、弹性较差,或者血管狭窄及有不稳定斑块破裂,就容易进一步加重血管病变,引起心脑血管疾病。 2.流行性感冒 冬季感冒说起来不算什么大毛病,但若治疗不及时,就容易出现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,如肺炎、肺心病、哮喘及支气管炎等。 3.关节疾病 许多关节炎患者尤其是老年人,在入冬后容易因寒冷刺激和活动减少导致疼痛加重。还有的年轻人不注重腿部保暖,很容易造成腿部血管痉挛,使膝关节周围供血减少,导致关节抵抗力下降。 养生五妙招 1.早卧晚起 冬季要“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”(《黄帝内经》),最好等太阳升起、阳气生发时再起床,以保证充足睡眠,且不要熬夜,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,阴精蓄积。 2.睡前沐足祛寒邪 材料:桂枝20克,艾叶30克。 功效:温阳驱寒。 操作方法:取桂枝、艾叶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~40分钟。药汁倒入泡脚盆中,待温时(水温40℃左右为宜)开始泡脚,每次10~15分钟,1周2~3次。 3.搓热腰骶 部位:腰骶部。 功效:温补肾阳。 操作方法:搓热双手,用手掌从腰部缓慢用力向下搓到尾骨部为1次,操作100~150次,搓至局部皮肤微微发烫为度,每日1次。 4.搓手防寒        手和脚一样,位于人体的远端,也是血液回流起点之一。若冬日疏于保暖,受寒太过,阳气不足就无法温煦和推动人体气血运行,导致身体末端的四肢缺乏气血的温养,发为手脚冰凉。        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的穴位,如合谷穴、劳宫穴、鱼际穴等,坚持每天搓手10分钟,不仅能促进手部血液循环,防止手部冻伤,缓解紧张情绪,还能够预防感冒,对我们的大脑也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。 5.艾灸温阳 许多人在冬季表现出畏寒肢冷、关节疼痛等症状,甚至在被窝中躺了很久,双脚仍然感到冰凉。          针对这个问题,艾灸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。艾灸可以驱寒祛邪,温煦全身,扶助阳气,辅以按摩命门、神阙、关元等穴位,起到散寒补阳气的作用。        关元穴具有“一穴暖全身”的功效。中医认为,寒者热之,对于一般体寒人群,可以在家中使用艾灸或暖宝宝等热敷关元穴,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调理寒性体质。          关元穴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3寸。具体找法是用手指来量,将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、小指并拢,肚脐以下大概四个横指的距离就是关元穴。 进补五药膳 1.景天锁阳酒 制法及服法:取红景天、锁阳各60克,黄芪、党参各30克,当归20克,枸杞子50克,用50度左右白酒3500毫升浸泡2周后制成。每次饮10~15毫升,每日中餐、晚餐各饮1次。   功效:本方有益气助阳、补血益精、强健体力的功效。适用于气虚、阳虚体质,冬季或立冬节气前后出现神疲乏力、不耐劳累、畏寒肢冷、易于感冒、出汗较多等的调补。亦适用于运动过量、身体过度劳累等所致身体疲惫、肢倦乏力,以及大病重病之后气血虚衰引起的精神不振、身疲肢倦、头晕目眩、心悸失眠的调治。   2.阿胶胡桃膏 制法及服法:取阿胶250克,核桃肉、黑芝麻、桂圆肉各150克,去核红枣500克,黄酒50毫升,冰糖(敲碎)250克,按浸泡、煎煮、浓缩、收膏的步骤制作成膏。空腹,每次吃1~2汤匙,一日1~2次。   功效:本方为民间验方,有养阴补血、美容抗衰、润肠通便的功效,适用于血虚、阴虚体质,冬季或立冬节气前后出现乏力肢困、畏寒怕冷、面容憔悴、大便干结、夜寐不安等的调补。经常食用,有改善睡眠、增强体力、美容抗衰的保健作用。   3.归戟羊肉汤 制法及服法:先取羊肋条肉1500克,洗净、切块、开水焯去血污。当归、巴戟天各5克,润软装入纱布袋、扎紧袋口。再将羊肉块与纱布袋和枸杞子、红枣、生姜片各10克与适量的葱段、黄酒、沸水放入炖锅内,用小火炖1小时。捞出纱布袋,弃除姜、葱,加精盐、胡椒粉调味即可。佐餐食用,食肉喝汤。   功效:本方由张仲景《金匮要略》“当归生姜羊肉汤”改创,有温阳散寒、养血补虚的功效。适用于血虚、阳虚体质,冬季、立冬节气前后出现脘腹冷痛、大便泄泻、畏寒怕冷、四肢冰冷、面色青黄等的调补。也适用于妇女痛经、经量偏少、经色暗红,以及冠心病胸闷胸痛、面色青黑、舌质淡暗的调治。   4.鸡药汤 制法及服法:取土鸡一只(约1500~2000克),宰杀后洗净、斩块,焯水后放入炖锅或蒸钵中,再加党参、黄芪、桂圆肉、枸杞子各15克,陈皮、生姜片、水适量,炖或蒸熟,撒上葱花与精盐、胡椒粉适量即可。佐餐食用,食肉喝汤。   功效:安徽芜湖地区,每逢立冬前后有喝鸡汤,特别是加了药食两用补益类中药的鸡汤(即“鸡药”)的习俗。本方有益气补血、温阳散寒的功效。适用于平和体质立冬节气前后的进补,确有增强体质、御寒防冷及减少冻疮、外感疾病的保健价值。   5.百合莲子粥 制法及服法:先取干百合、莲子各25克(鲜百合增倍,洗净),用热水泡软,莲子去芯。锅中放入大米150克,加水、百合、莲子,大火煮沸,改用中小火继续煮至粥熟,调入冰糖即可。   功效:本方为民间验方,有养阴清热、宁心安神、通畅二便的功效。适用于冬季人们活动减少、取暖无度、恣食肥甘厚味食物,或一味补阳,致使阳热偏盛、损伤阴液所致的口干舌燥、咽喉不利、轻微咳嗽、夜卧多梦、睡卧不安、便干尿少、排便不畅等的调补。
10-24

【温馨提示】秋季降温提醒——这份防寒保暖小贴士,请查收~

新一股冷空气悄悄来临 气温骤降 风雨天数增多 你体会到一秒降温的感觉了吗? 衣柜里的厚装可以穿起来喽! 以下5个降温防寒小贴士 让你把保暖正式提上日程! 注意增减衣物 秋季天气忽冷忽热,稍不注意就可能感冒,我们要根据气温增减衣服保暖防寒,外出及时注意保暖,带好雨具,预防生病。 合理饮食       深秋季节,要少吃生冷的食物,预防腹泻,体质再好也不可天天冷饮,秋季肠胃变得敏感,生冷辛辣的食物摄入较多,势必对肠胃造成刺激,同时食物要煮熟才能入口,我们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。       我们可以多吃一些温补的食品,一些富含高蛋白和优质脂肪的食物,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。要注意防燥润肺、清热祛湿、滋养排毒、少辛多酸的饮食习惯。 多喝热水       多喝热水有助于我们新陈代谢,保持我们身体里的水分,提高身体免疫力,同时有利于皮肤的水分平衡,有利于将肠道内多余的垃圾和毒素排出体外,从而有助于滋润肌肤,是一个很健康的生活习惯。 合理运动       适当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,提高身体免疫力,每天合理运动可以提高睡眠质量,也能让我们每天保持充沛的精力,可以选择散步、晨跑、瑜伽或者普拉提等也能很好的提高免疫力。 疾病预防       秋季是呼吸道疾病、过敏性皮炎、感冒、腹泻等高发时期,一定要高度重视,远离生病源,除上述所说的合理饮食外,要餐前便后洗手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要呼吸新鲜空气,及时开窗通风,抑制细菌的滋生和繁殖,保持空气的新鲜度。 秋意渐浓 凉风习习 昼夜温差大 记得添衣照顾好自己 愿温暖常伴你身边~
10-17

大家乐汤圆上新啦

大家乐汤圆上新新新新!有你爱的哪一款!!! 在原有基础上的不断更新和创新,味蕾的新鲜碰撞,确定不爱吗? 爱就赶快瞧一瞧啦~
10-06

牛肉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与作用,每天吃牛肉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

牛肉是大家非常喜爱的食物。牛肉的营养价值大家应该都会比较清楚了,它是中国人食用的肉类食品之一,仅次于猪肉。牛肉蛋白质含量高,脂肪含量低,味道鲜美,深受欢迎,享有“肉之骄子”的美誉。 牛肉能滋养身体,增强肌肉。经常食用牛肉可以促进肌肉的生长,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,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,促进身体的康复,起到抗病和抗衰老的作用。 经常吃牛肉还可以起到补铁补血的作用,它能有效避免缺铁性贫血的效果。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牛肉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相关食用禁忌吧! 牛肉的营养价值高,它含有优质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以及矿物质。它有助于增强肌肉和骨骼,促进生长发育,而且还能提高免疫力,帮助抵御疾病。此外,牛肉还富含铁质,有助于预防贫血和保持健康的血液。 牛肉的功效和作用 1. 增长肌肉: 牛肉是增长肌肉的必需品,因为它含有大量的肌酸、维生素B族和蛋白质,这些营养素可以有效地增强肌肉。 对肌肉生长和力量增强特别有效。在训练的最初几秒钟,肌氨酸是肌肉燃料的来源。能有效补充三磷酸腺苷,使训练持续时间更长。肉碱主要用于支持脂肪代谢和产生支链氨基酸,对健美运动员的肌肉生长起着重要作用。 2. 提高免疫力: 牛肉中含有高质量的蛋白质,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。 3. 促进康复: 对于手术后的病人或者身体虚弱的人来说,牛肉是一种非常好的食物,因为它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和必需的氨基酸,有助于身体的康复。 4. 补铁补血: 铁是造血的基本元素,牛肉中含有丰富的铁质。多吃牛肉有助于治疗缺铁性贫血。有助于补血,对于贫血的人有很好的效果。 5. 抗衰老 牛肉中的锌是一种抗氧化剂,有助于合成蛋白质,促进肌肉生长,对抗衰老和抗癌有积极意义; 牛肉中含有的钾对心脑血管系统和泌尿系统有防病作用;牛肉中的镁能提高胰岛素的合成和代谢效率,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疗。 6. 益气养胃 牛肉不仅是养胃益气的食物,也是强身健体的补品。常吃牛肉,特别是小牛肉,能补脾胃,益气养血,强健筋骨,促进水分,消肿。在寒冷的冬天吃牛肉可以暖胃,这对寒冷的冬天是很好的补品。 牛肉的食用禁忌 1. 牛肉不宜与韭菜、红糖同食。 2. 高血压患者应该适量食用牛肉,不宜过量。 3. 吃完牛肉后不宜喝茶,因为牛肉中的蛋白质会和茶叶中的鞣酸发生反应,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吸收。 4. 高温灭菌不充分,带有沙门氏菌等细菌。这种牛肉可能使人食物中毒,可能伴有高烧、腹痛、呕吐等症状。 沙门氏菌中毒可造成家庭集体食物中毒。对于此类问题应该保证牛肉充分烹煮熟透再给病人食用。 5. 老人、儿童或消化能力较弱的患者不宜多吃牛肉,否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。 6. 感冒发烧,高胆固醇及患皮肤病者人群不宜过量食用; 7. 牛肉的营养虽然很高,但不宜过量食用; 牛肉的食用方法 1. 酱牛肉: 酱牛肉鲜美可口,营养丰富,可用于消除水肿、强健筋骨。使用冷藏过的牛腱肉效果更好,并且要使用较老的腱子肉。最好使用有筋的肉来烹制。高压锅做法较快但无法达到炖煮过程释放出的牛腱香味。 2. 炖牛肉: 牛肉炖着吃营养丰富,口感好。最好选择靠近牛肋骨的牛肋条肉,炖煮时可以加一些土豆、胡萝卜等蔬菜增加口感。 3. 烹饪时加一小块橘皮: 在炖牛肉时加上一些橘皮,不仅会增加汤的鲜美度,而且有助于开胃和消化不良的情况。 4. 牛肉汤: 将牛肉切块后放入锅中加水淹没牛肉,加入姜片和料酒煮开后撇去浮沫,再加入其他调料如花椒、桂皮、葱等煮一段时间后小火慢炖或者用高压锅焖煮。 最后将汤中的牛肉取出切薄片放入碗中,加入汤水加入适量盐调味,就是一碗鲜美的牛肉汤。 5. 红烧牛肉: 将牛肉切块后焯水去除血水,再放入锅中加水淹没牛肉的热水中炖煮至熟透。 然后将炒锅加热加油爆炒生姜、大葱、蒜等调料,加入酱油、料酒等调味品炒香后倒入炖好的牛肉翻炒均匀即可。红烧牛肉口感鲜美,营养丰富,可以搭配米饭食用。 总之,食用牛肉需要注意选择新鲜、无污染的肉类,烹饪时要充分煮熟,适量搭配蔬菜和水果等,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食用。 如果有消化方面的问题,如消化不良或腹泻等,则需要控制食量或暂时避免食用。同时对于婴幼儿、老人和孕妇等人群,也需要根据自身身体情况适当调整食用量。
09-26

汤圆从不煮着吃,教你一个新吃法,不油炸不水煮,出锅孩子抢着吃

       汤圆,这一传统中式小吃,以其圆润的外形和甜美的口感深受人们的喜爱。传统的汤圆吃法多是煮或炸,但今天,我要为大家介绍一种全新的、健康又美味的汤圆吃法。这种吃法不仅简单易行,而且能够保留汤圆的原汁原味,更重要的是,出锅后孩子们会抢着吃! 所需材料: 速冻汤圆(或自制汤圆) 烤箱 烤盘 锡纸 食用油(少量) 做法: 第一步:准备汤圆 首先,我们需要准备一些速冻汤圆。当然,如果你有时间和手艺,也可以自制汤圆。自制汤圆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不同的馅料,如黑芝麻、红豆沙等。将汤圆从冰箱取出,稍微解冻一下,以便后续操作。 第二步:预热烤箱 将烤箱预热至180°C。预热烤箱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汤圆在烤制过程中能够均匀受热,避免外焦里生的情况发生。 第三步:放置汤圆 在烤盘上铺上一层锡纸,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汤圆粘连,还能方便清理。将解冻后的汤圆整齐地摆放在烤盘上,注意汤圆之间要留有一定的间距,以免烤制过程中粘连在一起。 第四步:涂抹食用油 用刷子蘸取少量食用油,轻轻涂抹在汤圆表面。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让汤圆表面更加光滑,烤制出来的效果更加诱人。同时,食用油还能防止汤圆在烤制过程中开裂。 第五步:烤制汤圆 将涂好油的汤圆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,中层烤制15-20分钟。具体时间要根据汤圆的大小和烤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。烤制过程中,可以观察到汤圆逐渐变得金黄诱人,香气四溢。 第六步:出锅享用 当汤圆表面呈现出金黄色,且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时,就可以出锅了。用铲子轻轻将汤圆从烤盘上取下,放入盘中。此时,你会发现汤圆的外皮酥脆,内馅软糯,口感层次丰富,美味极了! 这种全新的汤圆吃法不仅简单易行,而且健康美味。通过烤箱烤制,汤圆的外皮变得酥脆,内馅依然保持软糯的口感,既保留了汤圆的原汁原味,又增加了新的口感体验。此外,烤箱烤制的汤圆无需油炸,更加健康。 小贴士: 汤圆解冻时要避免过度解冻,以免在烤制过程中变形。 烤制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汤圆的变化,以免烤焦。 烤箱温度和烤制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,确保汤圆烤制均匀。 出锅后的汤圆可以搭配一些自己喜欢的酱料,如炼乳、豆沙酱等,口感更加丰富。       通过这种全新的吃法,孩子们会抢着吃汤圆,不仅满足了他们对美食的追求,还能让他们感受到传统小吃的新奇与创意。同时,这种吃法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健康、美味的汤圆选择,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,也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上一页
1
2
...
60

联系我们

大家乐

地址: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前朱石村1888号

大家乐

联系电话:0535-2272419

大家乐

官方商城

大家乐

Copyright © 2018 山东莱州大家乐食品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 鲁ICP备14018268号-1  SEO